泰柬边境炮战爆发!国产老式火箭炮一开火,再次成为战场的焦点! 一枚小小的地雷,竟引爆了两个邻国积压已久的怒火!7月24日,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线上空炮声隆隆,战机呼啸,昔日的宁静被彻底撕碎。 就在全球目光聚焦于此之际,一段编号“808”的火箭炮车猛烈开火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这门看似陈旧的中国产“战争之神”,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夺回了战场的中心位。 事件的引信在7月16日被点燃。一名泰国边防士兵在乌汶府巡逻时不幸踩中地雷,这一声爆炸不仅震伤了士兵,更震碎了泰柬两国间本就脆弱的信任。 泰方指责这是柬埔寨方面蓄意埋设的新雷,是对主权的公然挑衅。柬埔寨则坚称地雷是历史遗物,且位于其境内。双方各执一词,外交辞令迅速失效,愤怒的情绪急速升温。 7月23日,泰国率先采取强硬措施,宣布降低外交关系等级,召回大使并驱逐柬埔寨大使。柬埔寨随即在次日针锋相对,以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级别的代办级作为回应。 外交战线的决裂,为真枪实弹的冲突铺平了最后的道路。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对峙,并非仅仅源于一颗地雷。更深层次的裂痕,早已在两国高层政治的互动中悄然蔓延。 泰国前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领导人洪森,这两个分别代表着他信家族与洪森家族的政治人物,其家族间的关系曾一度密切。 然而今年6月,一段佩通坦与洪森涉及边境问题的私人通话录音被洪森方面公之于众。 录音中,佩通坦亲切地称洪森为“叔叔”并做出某些承诺,这一举动在泰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被视为对国家利益的“背叛”,并成为压垮佩通坦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洪森此举,也让两大家族的恩怨彻底公开化,深刻地影响了当前两国的双边关系。当高层的信任荡然无存,民间的民族主义情绪便更容易被点燃,边境上任何一丝火花,都足以燎原。 于是,7月24日上午,六个交火点同时火光冲天。在猛烈的炮火中,柬埔寨军方首次确认动用了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系统。 那辆编号“808”的PHL-90A/B型火箭炮,作为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专为出口设计的外贸装备,在丛林山地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 这款脱胎于苏制BM-21“冰雹”火箭炮的武器系统,是中国军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杰作。 它采用高机动性的6×6轮式卡车底盘,配备40联装发射器,能在短短7分钟内完成从部署、发射到撤离的全套流程,其“打了就跑”的战术特性,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东南亚战场上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这已经不是中式火箭炮第一次在泰柬边境的对决中扮演主角。早在2008至2011年的冲突中,柬埔寨装备的中国81式火箭炮就曾与泰国装备的85式130毫米火箭炮上演过“炮战”。 尽管85式口径更大,但在射程、火力密度和机动性上,81式都占尽上风。 如今,柬埔寨换装了性能更优的PHL-90B,该型号不仅能发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简易制导火箭弹,其再装填效率也大幅提升,对地面部队和固定设施的压制力堪称恐怖。 这恰好解释了为何中国的122毫米火箭炮体系能风靡东南亚:极高的性价比、成熟完善的配套体系以及可靠耐用的性能,使其成为中小国家构建边境威慑力量的不二之选。 然而,火箭炮的怒吼也引来了天空中的猎鹰。面对柬埔寨的高密度炮火压制,泰国空军迅速派出F-16A战斗机,携带新型滑翔炸弹,对柬方火箭炮阵地展开精准空袭。 据称,部分柬军火箭炮阵地在开火后未能及时转移,被泰方侦察锁定并摧毁。 这暴露出火箭炮体系固有的“阿喀琉斯之踵”:一旦阵地暴露,在掌握制空权的对手面前就极易沦为活靶子。即便机动性优秀如PHL-90,面对F-16这类先进战机的精确打击也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柬埔寨军方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引进了中国的CW系列无人机,试图通过提升战场侦察与火力指引能力,来弥补自身防空体系的不足。 这场冲突让中国的处境变得微妙。泰国装备着中国的VT4主战坦克和SR4火箭炮,柬埔寨则手握中国的81式和PHL-90系列火箭炮。 用网友的话说,这几乎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武器在异国他乡的德比之战”。作为两国的友好邻邦和重要的武器贸易伙伴,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示“深感担忧”,并表态将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毕竟,战火的蔓延不仅会中断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边境贸易,更可能影响到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主导的打击电信诈骗等跨国合作。 目前,边境局势依旧紧绷,双方仍在相互指责。联合国安理会面临主权国家间的争端也难以有效介入。 信息来源:泰柬双方再次交火!柬军火箭炮开火火箭弹密集升空:大象新闻